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

发布时间:2025-01-06 16:54 信息来源:新晃县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

县发改局

2024年12月

今年以来,县发改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建设“一堡五高地”等全县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经济综合协调职能,全力推进改革攻坚、产业培塑、区域共进行动,做好全县项目建设的推手、项目资金的帮手、经济环境的抓手,全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编规划绘蓝图,主动发挥参谋作用

一是超前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拟定了前期研究课题和专项规划,任务分解到各镇、各部门,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目前,我县12个重大工程项目拟纳入全市“十五五”规划基本思路,占全市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此项工作正在开展前期课题调研和拟订规划基本思路框架。二是高效编制《新晃县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年)》,助推“数产融合”“数城融合”协同并进,“五个数字新晃”初见成效,全县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做好年度计划发展汇报和任务分解。年初,按照县委务虚工作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编制了《新晃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出了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并将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四是抓好能耗“双控”。2023年4季度单位GDP能耗为0.3219,较同期下降12.16%(县统计上报数,未反馈),2024年正在报数。根据全县“十四五”期间下降15%的要求,预计全年GDP能耗达到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二)兴产业强后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全力开展产业培塑行动,聚集七大重点产业,继续执行“产业长+执行产业长+项目长+产业发展顾问”工作制度。以推进产业链链长为抓手,全面构建“5+N”现代化产业新体系建设。一是突出政策保障。制定出台新出台《2024年发展庭院经济黄精产业实施方案》《2024年黄精产业种植奖补办法》《加大新晃黄精初加工产能三年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黄牛产业奖补暂行办法》等一系列“两黄”优惠政策,严格兑现奖罚。二是突出科技支撑。继续与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冶金与环境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怀化学院等10家省内外高校建立校企战略合作;与中央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南百病千方健康管理集团共同签署《中医药传承 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黄精、龙脑种质资源创新及深加工等项目研究。三是突出产业培塑。持续加大产业培塑统筹协调调度力度。二季度产业链考核中,我县排名全市第二。截至目前,新进规模工业企业3家、商贸服务企业4家、文旅企业1家、农业企业1家。产业招商持续发力,始终把产业招商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发挥链主企业主导力,推动产业链“强筋壮骨”。截至目前,全县产业链新引进项目32个,总投资90.83亿元,其中:新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个,三类500强项目2个,省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39亿元,湘商回归项目10个,实际到位资金额21亿元。

(三)争资金破瓶颈,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科学研判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结合我县实际,主动向上争取各类资金。一是突出项目储备申报。围绕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六大领域,认真研究上级政策和资金投向,指导并协同相关部门储备上报2025年中央预算内项目26个,总投资15.23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9.65亿元;谋划包装2025年专项债项目16个,总投资25.85亿元,专项债资金总需求15.35亿元;储备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40个,总投资38.3亿元,拟争取特别国债资金21.78亿元。二是突出争资争项。全年发行专项债项目5个,总投资13.4亿元,发行专项债额度4.23亿元;已获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12个,总投资7.898亿元,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0.86亿元,同比增长143%;已获省预算内资金支持项目3个,总投资0.524亿元,获得专项奖补资金370万元;已获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1个,总投资1.09亿元,2024年下达资金计划0.313亿元。

(四)抓项目促投资,筑牢经济发展支撑。

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发力。预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26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占GDP比重68.1%。二是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新晃国际黄精城产业建设、怀化国际陆港新晃大新公铁联运物流园两个省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9亿元,全年完成投资7.3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24.9%。2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含两个省重点)完成投资25.53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2.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13%,其中重点产业项目投资占比80%。71个县重点建设项目有序推进。三是常态化开展重大项目开工巡检。组织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次,涉及项目9个,总投资8.18亿元。在8月份全市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项目巡检中,我县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在北部片区评价中排第二位。同时,高规格组织全县巡检项目三次,涉及重点建设项目19个。

(五)谋实事促发展,强力推进综合改革

一是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全面落实改革攻坚行动15大类62项清单任务。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切实在职责范围内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二是扎实推进区域共进。全力发展跨区域低空经济,新晃通用机场项目于10月14日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不断完善省际边界互联互通网络,G6512秀从高速(新晃段)建设加快推进,现已完成初步设计。正在全力打造省际边界区域医疗中心、产业培塑高地、人才聚集高地、物流集散中心、侗苗康养基地、共建共治共享全国新样板。三是扎实抓好易迁后扶。积极争取以工代赈扶持资金910万元(其中:2024年柳寨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代赈资金400万元;2025年提前批米贝烂泥村美丽宜居村庄整治提升以工代赈资金250万元、步头降土鹿坪村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以工代赈资金260万元),逐步解决三个村农业农村配套基础设施、道路维修改造、灌溉渠道维修等问题。同时,积极协调易迁后扶统筹整合资金120万元,解决水洞村等15处易地搬迁安置点污水处理及日常维修等问题。四是扎实推进湘西地区开发。积极争取新晃黄精国际城配套设施及附属工程、湘当当豆制品加工示范基地、新晃龙溪口红色景区和传统技艺研学基地建设3个项目湘西地区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70万元,全力助推我县中药材、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五是扎实开展“两重”“两新”。全面落实全省大抓落实二十条激励措施,牵头开展“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新晃经验被省市推广,服务企业获业主和社会一致好评。六是扎实推进自供区改革。协调商科工信、电力公司等部门解决狮子岩、鱼市自供区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确保按时间节点要求顺利推进。目前,狮子岩自供区45户已有19户签订了协议,其余26户正在拟订协议;鱼市自供区经市里同意,延期到明年实施。

(六)补短板固底线,提升行业监管能力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会同项目管理部门严格把好规划关、土地关、环保关、节能关、风险评估关,对新上项目,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环保、土地、节能等相关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持续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切实加强招投标监管,完成项目审批事项334项,投资额382亿元。二是严格粮食购销监管,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加强出入库粮食质量检测,完成1000吨储备粮轮换任务。三是依法开展人防执法。截至目前,涉及30个许可案卷,3个不履行人防义务备查卷,共征收人防易地建设费53.8574万元。四是规范市场价格行为。全面开展物业服务等级评定,规范物业服务收费。印发《关于明确我县居民燃气工程安装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规范居民燃气工程安装收费。积极开展市场价格监测,确保商品市场稳价保供。依法开展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案件32件,标的金额92.88万元。五是提升能源供保能力。充换电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主动协调晃源公司在老晃城、沙湾、城管局、燕来寺、农业观光园、高铁站、晃州镇政府、黄家垅、芙蓉学校停车场新建充换电桩共37个,目前已安装11个,剩余26个正在安装中,逐步解决县域内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不足的问题。跨区域天然气供应有望实现。积极争取并配合国家管网集团湖南分公司推动“遵义→吉安天然气国家干线工程(湖南段)”项目建设,目前正在编制预可研,初步计划过境新晃并设站,为跨区域产业发展用能和群众用气改善提供保障。

同时,统筹推进党风廉政、意识形态、信用体系、巡视巡察、安全生产、国防动员等各项工作。

二、面临的困难

一是产业培塑还需加力。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链式集群融合发展方面还有差距,构建产业体系的思路、策略和路径还需进一步明晰,目标任务还需进一步精准,围绕实现打造百亿级、千亿级产业目标开展项目谋划还需加强。二是项目推进还需加快。虽然新晃获得了省级化工园区和年产50万吨含碳铬铁加工基地牌子,但围绕主特产业规划布局谋划的前期项目推进相对缓慢。如红星化工年产20万吨精细钡盐项目等招商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高碳铬铁基地建设项目招商未有实质进展。三是开工入统不够理想。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暂停国储林项目立项审批,我县国储林建设项目未能完成立项,未能开工建设。年处理5万吨工业副产盐资源化利用项目、红磷阻燃剂项目未能实质开工,项目实物工作量不足,未达入统条件。年产50GW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原料项目因投资方原因,未能顺利实施。怀化国际陆港新晃大新公铁联运物流园项目的用地报批、铁路专用线涉及报批等前期工作还要加快进度。四是瓶颈制约还需突破。因征拆、抵押等问题,产业开发区项目用地不足,跨区域供电供气供热等能源要素保障还需加强。同时,因县级财政比较紧张,征地拆迁、基础设施配套等资金保障方面存在较大压力。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狠抓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保投资稳增长

1、精准谋划重点项目。2025年计划组织实施重点项目98个,总投资272.88亿元,同比增长10.61%,年度计划投资83.63亿元,同比增长26.37%。其中:产业发展项目64个,总投资178.79亿元,同比增长8.52%,年度计划投资64.72亿元,同比增长44.93%;基础设施项目21个,总投资87.18亿元,同比增长36.29%,年度计划投资14.88亿元,同比增长9.5%;民生实事项目13个,总投资6.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3亿元。同时,拟安排新晃凉伞分散式风电光伏发电开发、新晃承接中小微企业聚集创新示范园、新晃夜郎大峡谷开发等10个前期项目。

2、强化项目储备包装。一是科学研判政策。科学研判国家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资金投向,紧扣中央预算内、专项债券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方向及规模等要求,立足七大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现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库、专项债券项目库、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库、招商融资项目库进一步充实、优化,提升项目的可操作性和落地性。二是加快项目前期。重点是建立健全项目包装储备机制、项目前期(一件三证)统筹调度机制和项目前期经费保障机制,全力与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加快立项、可研、初设以及“一件三证”等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实,提高项目成熟度,做到“申报通知下发即可申报”。

3、全力推进统筹调度。一方面,全力抓好省市重点项目精准调度,实行目标考核管理、任务清单推进,全面压紧压实责任。另一方面,强化用地、资金和审批手续办理等要素保障调度,抓好项目跟踪服务。再一方面,加快推进前期项目开工建设,确保施工序时进度,尽早形成投资实物工作量并入库入统。

(二)严格行政审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严格执行《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管理办法》(湘政办发〔2022〕26号)等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我县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和立项管理。二是按照文件要求,对招投标服务工作的关键环节监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围标串标行为,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促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宗旨,以最大的热情为业主单位服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决抓好落实,确保真正发挥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全面深入优化营商环境。

(三)持续深化改革,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围绕实施经济领域改革攻坚,坚持和落实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机制,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深化园区体制机制和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完善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怀化国际陆港新晃港,扩大区域交流合作,全力创建大新经济协作示范区。深化教育科技人材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乡整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深化民主法治、文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等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我局将继续做好稳价保供、粮食安全、综治安全、信访维稳、民族团结进步及生态文明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防动员、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及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