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12-05 14:43 信息来源:新晃县发展和改革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新晃县发展和改革局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发改局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定经济工作大盘,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三城一区”,为实现“一堡五高地”目标,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05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7467万元,增长10.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678万元,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86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6元,增长10.5%。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发挥综合职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稳健运行。坚持稳定经济工作大盘,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落实“产业长”制,全县围绕化工、中药材、特质农业、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文旅康养等六大主要产业,出台《新晃侗族自治县特质农业金融扶持暂行办法》《新晃侗族自治县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新晃侗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新晃侗族自治县黄牛产业奖补暂行办法》等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工业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亿元,同比增长4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50家,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8.8亿元,增长17.5%;实现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68.75亿元,增长37.5%,高新技术企业营收占比达55%。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田长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5.62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8万吨以上,水稻机耕水平达99.5%。特质农业发展迅猛。黄精种植面积超3万亩,黄精年交易量占全国1/6市场;肉牛存栏量达8.4万头,入列全省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项目试点县;新增东魁杨梅种植面积2000亩,侗藏红米种植1200亩,烤烟种植超3500亩,中蜂养殖近1.4万箱。品牌建设稳步提升。加强“心侗新晃”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运营,新增绿色食品认证4个,新晃黄精入列“湘九味”“怀六味”中药材区域品牌发展范围,获评“中国黄精之乡”。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文化旅游展现新机。向家地中医药康养旅游度假基地、县中医医院(侗苗特色康养旅游基地)入列全省首批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龙溪古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成功举办首届新晃黄精文化旅游节。商贸物流提档升级。整合县内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建成县乡村三级、便捷高效的城乡商贸物流配送体系,全省县域物流体系建设试点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全年电商交易5.8亿元,增长7.5%。

(二)坚持项目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城乡面貌大变化。盯紧国家政策,发扬钉子精神,争取到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7909万元、项目6个。发行专项债额度4.11亿元、项目6个。积极应对国省投资政策调整,谋划储备拟申报国省“十四五”中期调整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145.8亿元。扎实开展“阔步新征程 奋力闯创干 喜迎二十大”活动,先后组织两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开工重大项目6个。开工了32个市县重点项目。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步伐加快,县城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实施县城提质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推进城东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维也纳国际酒店及商业服务、龙溪研学旅游基地建设项目、城西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工程、胜利森工科技园岸坡整治(二期)工程、黄家垅特色侗寨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等项目建设,公共广场、绿地面积不断扩大,市容市貌不断改观。乡镇集镇建设加速发展,集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镇功能不断增强、集镇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交通方面,铜仁至天柱新晃段已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县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共4个项目16.147公里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扶罗客运站客货邮融合发展建设全面完工;开通新晃至芷江新店坪公交线路。农田水利方面,2.7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9月底全面开工建设;维修加固山塘14座,新建、改造拦溪坝14座,新建拦溪带29座,新建、改造渠道267条共63.154km,改造排水渠39条共8.54km,新建、改建机耕道125条共60.259km;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平溪河治理工程完成初设方案评审,胜利森工科技园岸坡整治(二期)工程顺利推进,红光防洪堤(二期)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能源方面,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变电站新建、改造工程推进顺利。信息化方面,新增5G基站53个,城市信息化管理、园区信息化建设、交通信息化监管能力大大提升。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完成《县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规划》和36个重点村的《村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规划》编制,启动15个行政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启动3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1个村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垃圾清理、收集、处理等设施,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村民生态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全县总计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12个。获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3个。省级授牌美丽乡村2个,市级授牌美丽乡村6个。创建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8个、示范村37个、达标村93个。全国文明村镇称号1个,省级文明村镇称号3个,市级文明村镇称号14个。

(三)坚持改革创新并进,进一步扩大开放,持续增强发展活力。持续深化重点改革。全面完成经济体制改革领域9个方面44项改革任务。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全面落实,政务中心服务大厅入驻单位45家,整体入驻9家,可办事项2280项。“一件事一次办”深入推进。“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扩大,异地就医直报、客商委托办、农民工线上委托等81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列入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申报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12家。引进省级科技特派员4人,市级科技特派员7人,推荐省级科技三区人才15人,利用科技活动周活动等形式广泛开展了科技培训服务。积极协助安翔科技、建新建材申报省级研发中心。与中南大学化工学院就成立“中南大学化学检测分析中心新晃分中心”达成合作共识。全县专利申请135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82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积极参与怀化国际陆港建设,组织申报公铁联运物流项目,加快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强化产业对接合作,编制招商引资产业项目25个,合同引资额129.06亿元,省外境内到位资金32亿元。新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5个,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个,引进“三类500强”项目3个。实际使用外资额3.5万美元,进出口7409万元。

(四)关注民生福祉,大力发展各项事业,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强化民生保障。全县民生投入21.6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4.51%。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全部落地兑现。实施积极稳妥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面提标。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建设健康新晃。加快振兴中医药,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侗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新晃侗族自治县中医药服务提质及产业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成立湖南医药学院附属侗医苗医医院,成为湖南省首家侗医苗医医院和侗医药研究基地。县人民医院三级医院创建扎实推进。完善乡镇卫生院基础条件,晃州、波洲、林冲等5家卫生院改造工程完工,所有乡镇2名以上全科医生配备到位。建设和谐新晃。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晃一中提质扩容工程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设计方案编制、项目立项。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巩固率100%。扫黑除恶深入推进。未发生过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应急、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工商联、妇女、儿童、老干、老龄、工会、共青团、残联、文联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全面从严治党成果显著,民主法治建设有力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长久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工作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三高四新”“三城一区”战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战略,紧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定目标,集中全部精力,一心一意抓发展,凝心聚力促跨越,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努力促进发改工作迈上新台阶。

    1.抓实经济运行监测,做好宏观指导。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的预测和分析,做好县域经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调研,以市场运行为基础,遵循市场规律,努力优化政府服务,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为全县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当好县委、县政府参谋助手。

2.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落实2023年全县拟实施的重点项目,重点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重点项目。做好重点项目建设保障,破除瓶颈制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统筹解决好土地、环评审批等瓶颈制约因素。继续做好重点项目县领导挂点,上下联动,高位推动,做好平时考察和年底绩效考核等工作。强化资金保障,积极筹措生产和建设资金,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

3.抓实项目前期工作,推进争资争策。充分发挥项目的抓手作用,全面推进项目建设,积极协调各相关单位及时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的相关服务;积极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对全县各行业建设项目仔细酝酿梳理、优化,充实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发挥发改工作的优势,为项目申报和包装建言献策。努力做好中央(省)预算内项目和各种专项规划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上级发改等部门对我县项目和资金给予最大支持。

4.抓实为民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健全并联审批制度,把好项目审批政策关,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国家投资导向,认真做好项目审批、备案、核准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加大对项目的督察检查,与部门建立联合监督机制,经常下基层,盯开工、盯进度、盯结果,力争项目早投产、早达产、早见效,加强资金管理,用好资金,确保国家投资项目安全运行。积极对接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系统运行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审批内容、减少审批环节和办理时限,实现我县行政审批工作的规范化、便民化、高效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